集团简介

武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建工)是武汉市第一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武汉市建筑工程局,1983年由行政局体制转变为总公司企业体制,1992年挂牌成立全国首家城市建筑总承包集团,1999年发起设立旗下核心企业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武汉建工等市属7家国有企业合并设立武汉城建集团(现为中国企业500强),武汉建工成为城建集团最大子集团。

武汉建工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改革开放前,武汉建工紧跟国家发展方向,积极投身城市建设。先后承担了武钢、武汉长江大桥初期筹建基地的开发建设,完成武汉三镇各主要工业区及市区各主要干道两侧重要工程的建设。共计完成工业项目200余个、各类院校近400所,新建、改建了八个自来水厂,新建、扩建医院占全市医院总面积一半。建设武汉展览馆、武汉剧院、洪山宾馆等公用设施160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后,年均竣工面积增长40%,建设项目类别拓展至商店、游乐场和仿古建筑等,承建了招银大厦、泰合广场等几十栋高层和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倾力打造了新建黄鹤楼、武汉市民之家、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二期工程等国家级精品工程。在武汉建设的工程面积相当于解放前的三个武汉,精心编织“在武汉开车每五分钟就能相遇一次”的浪漫邂逅。

武汉建工是转型升级的先行者。在率先完成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基础上,2000年,武汉建工响应号召,完成下属16家单位的改制放小任务,把职工人数由三万多人减少至两千以内,实现轻松上阵。2017年,作为湖北省国资委确定的湖北省首批八家、武汉市唯一一家员工持股试点企业,武汉建工率先完成员工持股方案实施工作。2020年重组以来,武汉建工依托城建集团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形成建安施工、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现代制造业(含装配式建筑)四大主营板块并进、跨领域协同的新格局,经营业绩较重组前实现翻番式增长并持续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的稳健态势。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湖北省唯一一家 A 级“双百企业”),并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武汉建工是品质建造的引领者。牵头23家政企学单位成立品质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主导编纂湖北省首版《品质建造实施手册(1.0版)》。坚持零渗漏、零开裂、零投诉交付的“三零标准”,成功建造一大批国家级样板工程。首届12个鲁班奖中就有建工集团承建的黄鹤楼。集团累计荣获“鲁班奖”21项,占湖北省获奖总量的五分之一,位居省内前列。夺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200余项,市级以上的优质工程近1000项。琴台大剧院、辛亥革命博物馆分别入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四十周年百项经典工程。住建部于2014年首次在全国授予了20家企业“全国建筑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武汉建工即是其中之一。2023年,武汉建工作为唯一一家建筑类企业首次参评即荣获“武汉市市长质量奖”。

武汉建工是科技创新的示范者。着力建设科技型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知识产权从0起步,至今拥有近6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10%,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主编2项行业标准、7项地方性规范,参编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性规范超20项。省级以上工法124项,其中国家级工法7项,在行业内拥有一定影响力。持续推进科创平台建设,2008年就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是湖北省首家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的地方施工企业。设有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成功申报湖北省首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瞪羚),3个创新型中小企业。围绕主业需求持续创新,主持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十余项,获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最高荣誉“詹天佑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余项,武汉市科学技术奖2项。

武汉建工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奋力参与了1998年武汉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8年、2024年武汉铲冰除雪抢险突击任务。疫情期间,作为主要建设单位之一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高质量完成隔离病房改造、方舱医院建设、下沉社区帮扶等各项抗疫任务。作为市应急局、市城建局应急抢险备勤单位,每年承办武汉市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每次都驻守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完成7天酒店坍塌应急清障救援、蔡甸区龙卷风灾害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大战大考中彰显担当,多次获得国务院、省市表彰。

武汉建工始终秉承高品质建造、高质量发展理念,传承工匠精神、铁军精神、“火神山”精神,致力于成为全国一流、湖北领先的标杆企业,匠心构筑您身边的精彩世界!

企业宣传
领导风采
王火生
武汉城建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武汉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